男女主角分别是程箐,程卿,孟怀谨的武侠仙侠小说《京城第一首辅》,由网络作家“宝妆成作者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程箐穿越到古代,变成了女扮男装的程卿,开局就丧父,作为程家“独子”的程卿必须扛起家庭重担,不仅要照顾柔弱的母亲,还要照顾三个美貌姐姐。失去主心骨的程家群狼环伺,人人都想分一杯羹,可她程卿不是好惹的,一方面努力学习,准备参加科举考试,另一个方面也要保守秘密,不能让任何人发现她女扮男装。一介女流,经过重重磨难,终于走入朝堂,成为最强首辅……
大魏承平六年春,宣都府南仪县。
程箐躺在马车里,在颠簸中跑马观花,旁观了一个古代小姑娘短短十三年的人生。
明明就是冷漠旁观者,怎么看完后还湿了眼角?
那种执念和不甘影响了程箐的情绪,她刚擦去眼角的泪痕,马车帘子就被掀开,一个穿孝服的貌美妇人双目红肿,满是担忧的看着她:
“小郎,你有没有好一点?”
没有,一点都没好,身体还是很虚弱。
这话程箐说不出口。
小姑娘的执念有一大半都因这妇人而起,她是小姑娘的亲母柳氏,秉性柔弱,是小姑娘发誓要保护和孝顺的对象。
“好多了,母亲,我们是不是快到了。”
程箐努力不表现出异样。
她以后就是“程卿”了,在没有找到回到自己世界的方法前,代替十三岁的‘程卿’活下去。
柳氏未察觉异样,丈夫程知远去世突然,她一个后宅夫人带着四个儿女扶灵返乡,‘幼子’程卿又生了重病,一路走走停停,柳氏的精气神全被掏空了。
直到扶灵队伍到了南仪县驿站,断断续续病了三个月之久的程卿意识清醒后,柳氏才有了主心骨。
想到此处,她不由仔细打量幼子——这孩子病了一场后,变化太大了,也才十三岁,处理事情比她这个年过三十的大人都成熟。
用程卿的话说,是乍逢大乱,她要挑起家中的担子。
柳氏一想到这里,眼眶又发热。
可怜的孩子,今年才十三岁,还是个小娘子呢,却要履行程家独子的职责,照顾她这个没用的母亲,照顾三个姐姐……
柳氏陷入了深深的懊恼,她当初怎么会同意丈夫那疯狂的做法,将小女儿充作儿子养大,丈夫还给南仪族里写了信,将‘程卿’上了族谱!
可若没有十三年前的疯狂做法,如今丈夫程知远忽然去世,他这一脉就算断了香火。
连个摔盆的儿子都找不出来,只能向老宅的人磕头求饶,借一个子侄来替程知远摔盆。
想到这里,柳氏亦咬牙。
丈夫活着时都没向老宅低头,死了再向老宅那边摇尾乞怜,九泉之下都难以瞑目。
现在,她和丈夫至少是有儿子的,假儿子也是儿子,至少外人不知情。
至于以后要如何,柳氏想不到那么远,走一步看一步吧!
程卿也有点恍惚。
她是程知远的‘独子’。
程知远前后娶了两房妻子,连生了三女,才迎来她这个‘独子’,程家乍逢大乱,靠柳氏和三个姐姐肯定不行,只能由她来鼎立门户——是比较难,但不是寸步难行那种程度,至少她能以男子身份在这大魏朝生存,不用受封建礼教的约束,当一个三从四德的古代女子。
人最怕有对比,有了最差的选项,眼下的境况,好像也不是那么难接受?
没办法,程卿一向都是个乐观的人。
爱笑的女孩运气会不会好她不知道,知道动脑子的女孩子总不会活的太差!
马车一停,是到了地头。
程知远的棺柩停在了南仪程氏二房老宅大门前。
程卿掀开车帘。
二房的墙很高,府门也气派,一看就是高门大户。
就是如今府门紧闭,整个宅子都出奇安静……程卿大姐直接被气哭了:“小郎,老宅的人就是故意的!”
当然是故意的。
程卿和柳氏,加上三个姐姐在驿站等了两天,一共给老宅送了三封信告知情况,老宅通通没有回应,程卿就知道情况不妙了。
不是老宅的人死绝了,而是不想搭理她们这群孤儿寡母。
程卿看了大姐一眼。
三个姐姐和柳氏一般疼爱她,就是都有爱掉眼泪的毛病。
这毛病,她早晚得给治好了,女人的眼泪是武器?呸,哪怕说美貌是武器呢,也比眼泪靠谱。
一些人会为美貌动容,却不会为眼泪让步。
谁要信这话,谁就是傻子。
“是不是故意的,我们敲门就知道了,许是继祖母上了年纪身体不好,老宅这边习惯了闭门谢客。”
程卿让柳氏雇了专做白事生意的人,这群专业人士的哭声比柳氏母女四人更大,更兼一路吹吹打打,早将街坊四邻吸引到了程氏二房门前。
“这是谁去了?”
“没听闻二房报丧……”
“莫不是要讹程家!”
大家看向程卿一行人的目光都变了。
真要讹诈程家,那就找错了对象。
南仪程氏,是本县第一大族,族里在朝为官的就有好几人,就说这一房的程二爷,就在外当从五品的知州。
这样的人家,都有人敢上门讹诈,是不是傻啊!
程卿透过窗帘看人群聚拢,都对扶灵队伍指指点点,觉得火候差不多了。
“劳烦大姐扶我下车。”
她不想摆这牌面,她就是虚弱。
程卿没现身前,众人期望。
因为扶她下车的程大娘子很是貌美——如此的出场方式,必是一位闭月羞花的小娘子,或是一位丰神俊朗的小郎君。
可程卿一下车,众人只见到一个面黄肌瘦,身子单薄似一阵风能刮跑且身穿孝服的病秧子!
程卿能感受到围观街坊的失落。
她醒来后照过镜子。
五官和前世仅有三四分像,大病一场气色非常差,她对现在的模样也很不满意,的确不好看。
还有,她一米七几的大高个儿也缩水到不足一米五,简直不能忍。
现在的她,就是一个病恹恹的小郎——程卿对着街坊四邻拱手作揖:
“诸位街坊,敢问这里可是南仪程氏二房?”
街坊们齐齐点头。
程卿愁眉不展:
“分明已让人送信回老宅,怎会无人应门?难道跋涉三月,扶灵归乡,亡父竟不能从老宅发丧!”
街坊们看看棺柩,看看身穿孝服的程卿和柳氏几人,有老街坊惊疑不定:
“小郎君,你亡父是程家二房的人?”
程卿一脸悲痛点头。
“家父正是南仪程氏二房长子,不幸客死他乡,不孝子程卿携母亲和姐姐们扶灵回乡,要将亡父入土为安。”
她的悲痛本是演戏,但听闻柳氏等人的哭声,身体深处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悲怆,演戏演成了真,也跟着落泪。
是小姑娘的执念还没散去。
程卿这边正假戏成真悲痛着,老街坊们已经炸了锅——程家二房今天真有大戏看,棺柩中竟是二房嫡长子程知远!
且不说程知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唏嘘,就说程知远妻儿扶灵回乡,程家二房大门紧闭,不欲让程知远棺柩进门,也太没道理可言。
——当真是继母当家,就能这样欺负原配生的长子吗?
“行事荒唐啊!”
“真是欺负人……”
“孤儿寡母,也下得了手。”
“嘘,是积年的旧怨,程知远好好的二房长子不当,要和继母分家远走,如今——”
如今程知远死了,只剩下孤儿寡母,自是继母朱氏说了算。
程知远十九年和继母朱氏闹翻,请程氏宗族做主分了家,然后携新婚妻子离开南仪县,一晃十九年了,再也没见回来。
这些旧事,老街坊们都还有印象。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二房的事他们也管不上。
但程知远都客死他乡,孤儿寡母扶灵回乡,继母朱氏闭门不出,不许棺柩进宅,真是太过分了。
这样的人,只因亲生儿子当了知州,也被叫一声“朱老夫人”,德行不配啊!
程卿那面黄肌瘦的小可怜样,还有柳氏带着三个女儿哭泣,极大勾起了街坊四邻们的同情心。之前那和程卿说话的老丈就极为愤慨:
“程小郎,你莫慌,程氏是南仪大族,家风清正,家规严,并不是某些人能恣意妄为的。二房虽出了个五品官员,你们程氏的族长却不是二房的人,定会有人替你们做主!”
这老丈是个热心人。
怕程卿年纪小不懂事,明晃晃给程卿支招。
程知远和继母只是分了家,又不是被逐出家族,二房行事乖张,程卿可以去求程氏族长做主!
街坊们也七嘴八舌,纷纷出主意。
有人大着胆子上前扣响了二房大门上的锡环,要把二房装死的人叫出来。
还有人腿脚便利,跑去请程氏族长。
程卿真的惊讶。
她自己是有意煽动舆论,可舆论真的为她所煽动,她又心情复杂。
在穿越前,她生活在现代社会。
现代社会一切都很发达,唯独人情冷漠,社会风气是在倒退,普通人连摔马路上的老奶奶都不敢扶了!
而这些她完全是第一次见面的街坊四邻,居然如此热情相助,出乎程卿的意料——“老人家,谢谢您!”
程卿道谢。
外面如此吵闹,二房的人又不是真的死了,厚重的大门嘎吱一声从里推开,涌出来几个健壮的家丁和仆妇,虽没对程卿动手,那姿态着实称不上客气。
一个穿绸衣直裰的蓄须男人走出来,相貌堂堂,目露精光,一看就很不好招惹。
他的视线先是看棺柩,又看柳氏等人,再从程卿身上扫过,并未在任何一处停留太久,倒是对那为程卿出头的老丈拱手:
“何老员外,您这是何故?”
何老员外哼了一声,“程老三,你莫要装傻,你大哥的遗孀和儿女都在面前,你要假装看不见街上摆着的棺柩么!”
原来这人是二房的程知述。
他是程知远的异母弟弟,程卿要叫一声三叔。
柳氏只知道哭,程卿不相信眼泪,她只相信自己的筹谋。
好不容易把二房的人逼出来了,程卿哪容程知述忽略她:
“见过三叔,小侄程卿!”
程知述冷冷看他一眼。
“你有何事?”
程卿朝棺柩方向拜了拜,“小侄知道先父和继祖母早已分家,所以并无回二房争家产的想法,也不欲打秋风求二房接济,只想在老宅停灵发丧,让先父棺柩葬入程家祖坟,入土为安!”
要在现代社会,哪有这么麻烦,人死了烧成一捧灰,只要有钱哪里买不到公墓?
如果思想再开明点,连公墓都不用买,直接把骨灰撒入江河大海也行。
但这是古代。
不能葬入祖坟,那是要当孤魂野鬼的,柳氏等人绝对不能接受。
‘程卿’的执念是柳氏,她也不愿让柳氏伤心。
再说了,程知远本就是程氏子弟,他的棺柩葬入程氏祖坟,是天经地义!
从二房老宅停灵发丧也天经地义——老宅如今虽是朱氏在当家做主,到底这房子也不是朱氏的陪嫁,而是二房的祖产,由程卿的高祖父买下扩建。
程知远是二房嫡系的子孙,他若没资格从老宅发丧,朱氏和朱氏生的两个亲儿子,连住在这里的资格都不该有!
病恹恹的程卿,可怜巴巴的单薄身体,并未打动程知述,反而叫他冷笑:
“你叫程卿是吧,兄弟一场,我本欲为你父亲留些颜面,将你们拒之门外,你们就该明白二房的态度自行离开,偏要闹出这样大的动静,还引得街坊邻里为你们孤儿寡母打抱不平,你小小年纪,倒是挺有手段……你既要如此,不要怪我言语无情!”
何老员外简直听不下去,“程老三,这是你大哥留下的幼子,你怎能如此恐吓?”
“是呀,骨肉亲情……”
“做长辈的,也该有长辈的慈爱。”
“孤儿寡母的,真真可怜!”
“程小郎把话说的明白,此番回乡不为钱财,只求葬父,程三何苦咄咄逼人。”
为程卿说话的人很多。
单打独斗,街坊们畏惧程家的权势,众人凑在一起,那就有胆子质疑和指责了,毕竟是程知述所代表的二房不占理!
柳氏抱着三个女儿扶棺大哭,凄凄惨惨,街坊邻居越发指责程知述冷血。
程知述终于多看了程卿一眼。
这小子,到有几分聪明。
可惜到底是个小孩子。
以为大哥程知远任职的江宁县距南仪县路途遥远,南仪这边就什么消息都没收到吗?
就算原本不知道,过了三个月,什么消息都能传到了。
程知述忽然抬高声音:
“大哥离家十几载,未有家书送回二房,更别提年礼孝敬,继母也是母,大哥这样做是不孝!”
“分家十九年,大哥在外为官,从九品主薄一路坐到了七品知县,可不仅是他个人的努力上进,还有朝廷对他的信任提拔。”
“去年河台府境内发生洪灾,朝廷拨下赈灾银两,被河台府官员经手后层层贪墨,真正落到灾民手中不过十之一二,天子震怒,派出钦差彻查此案……大哥程知远,身为河台府江宁县知县,在钦差到江宁县的前一天畏罪自杀吊死在县衙中,这是愧对朝廷的信任,是为不忠!”
“灾银贪墨,灾民死伤惨重,谁贪过赈灾银子,谁就对千千万万的灾民不义!”
街坊四邻们鸦雀无声,程知述掷地有声反问程卿:
“程卿小侄,你来说说,如此不忠不义不孝之人,二房如何能让他的棺柩进门?”
啊——
不忠不孝不义!
这三个指责太重,普通人沾到任何一个都要脱层皮,三个指责都落在身上,一个人活着没法面对社会指责,死后也将背负洗不清的污名。
不管男女老少,在这世上生存都要讲个脸面。
程知述是一点也没给大哥留脸面。
街坊们看着程卿和柳氏几人的目光都变了。
如果程知述的指责为真,他们刚才就是在为一个“不忠不孝不义”之人说话,大家的同情心喂了狗,没人心里会舒服。
当然,也不是程知述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,至少‘不孝’这指责是存疑的,程知远和继母朱氏有矛盾街坊们都知道,这话也就听听。
但不忠、不义这两点……程知远真的连赈灾银子都贪?
柳氏要替亡夫辩解,偏到了这样的场合,她着急起来连话都说不清楚,辩解无能。
程家三个女儿要说话,大家愿意听吗?
不愿意!
什么叫闺阁小娘子,就是家里女儿没出嫁前养在深闺,没有她们参与大事的资格。
唯有程卿,作为程知远的‘独子’,家里唯一的男丁,此时才能为亡父辩驳——“三叔,先父和继祖母分家,半点家财都未要,放弃了二房嫡长子理应继承的一切,这也叫不孝?陈年旧事,小侄不欲和三叔争执,想必族里还存着当年分家立的字据!”
程卿看起来很恼火。
其实给老宅送信没反应,抬着棺柩到二房门口又大门紧闭,程卿对二房这边的态度早有预料。
不过那继祖母朱氏也当真小气,分家十九年了还要给原配长子安个不孝的污名。
程知远背负污名,程卿也落不到好,她是一个不忠不义不孝之人的‘儿子’,在大魏朝会寸步难行。
这哪能行呀。
不用演戏,程卿都能情绪激动:
“至于不忠不义,先父从九品主薄入仕,兢兢业业十几年做到了七品知县,河台府洪灾,先父奔走在抗洪前线,在河堤上数死还生,江宁县是整个河台府受灾最轻的一个县,他上对得起朝廷的信任,下对得起治下百姓,三叔上下嘴皮一碰,就能将先父的功绩和付出抹去,未免太、太过——”
太过无耻。
热心的何老员外在心里接上这话。
“你这黄口小儿,竟睁眼说瞎话,你父亲分明是在钦差大臣到江宁县自戕,一根绳子将自己吊死在县衙,他若没做亏心事,怎会畏罪自杀,真要等朝廷公布罪名,你才会承认?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不孝之人,二房容不下他,程氏祖坟也容不下他,让他的棺柩进门,是脏了二房的土地,污了程氏百年清正家风!”
程知述知道的还挺多。
程知远的确是一跟绳子吊死在了县衙里。
程卿‘醒来’太迟,她若是早点穿来,肯定不会同意柳氏草率扶灵回乡。
后宅妇人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,只当查案的钦差是好人,在县衙里搜不出所谓的账本,就法外开恩允许程家人先安葬程知远。
呵呵,这样莫名其妙葬了,程知远“畏罪自杀”的事岂不是变成了事实?揪不出活人,就把罪名都推在死人身上,毕竟死人不会为自己辩解。
到底是真自杀还是“被自杀”,程卿很怀疑!
程卿没办法扭转已经发生的事,但她还能把握没有发生的事——她‘醒来’后,棺柩都运到了南仪县城外的驿站,想折返江宁县也晚了,程卿只能唱这么一出大戏来挽回些许劣势。
程知述咄咄逼人,程卿也不怯场,心中将那钦差骂的臭死,嘴上还要借钦差大人的名号用用:
“三叔,朝廷都还没给先父定罪,钦差张大人仍滞留河台府彻查灾银贪墨案,三叔比钦差张大人更能了解案情进展,自行给先父定了罪名?真是可笑,三叔说我父亲不孝,我却要说三叔毫无兄弟情义,还不如这些仗义的街坊邻居……要让我父亲翻身无望的不是别人,而是自家人,父亲若泉下有知,定难瞑目!”
程卿情绪激动,边说边咳,单薄的身体都摇摇晃晃:
“没有钦差张大人的允许,我们几个孤儿寡母又怎能将父亲棺柩运回南仪?”
程知述的指责让街坊四邻们震惊。
程卿的辩解又颇有条理。
一个是程知远的异母弟弟,一个是程知远的亲儿子,到底谁说的是真?
街坊四邻们都被搞糊涂了。
连先前的热心的何老员外都不敢再随意发言,程卿和程知述这两叔侄僵持不下,不知谁叫了一声“程五老爷到了”,人群立刻分出一条路来。
程家事,当然要由程家人解决,程五老爷是南仪程氏的族长,由他来处理最好!
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长者走来,他走路虎虎生威却不粗鲁,须发虽白了一半,面色仍红润,看起来精神不错。
此人正是程卿那短命的爷爷同一辈的程五老爷,是五房的大家长,也是南仪程氏的大家长,管理者南仪程氏的庶务。
族长不是朝廷敕封的,在家族内部却比官员更有权力,古代宗族的力量,现代人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想象。
程卿若不是有原主小姑娘的记忆,她也不会将程五老爷放在眼里。
正因为明白程五老爷在南仪程氏的权力,程卿今天才要闹这么一场……其实她最想见的人不是继祖母朱老夫人,不是便宜三叔程知述,而是这位南仪程氏的族长。
“让诸位街坊见笑了,这本是程氏族内事,却闹得街坊们不安宁。”
程五老爷一说话,街坊们都热情回应。
程氏乃南仪县第一大族,程五老爷在南仪县的地位更胜过南仪知县。
知县经常换,程氏宗族却已在南仪盘踞百年,朝廷新任命的知县,到了南仪县还要先上门拜访程五老爷。
这样一位在南仪地位超然的程五老爷,当然非常不好糊弄。
二房不让程知远的棺柩入门的原因,并不像程知述说的那么冠冕堂皇。
而看似单薄的程卿,年纪不大,却颇有成算。
双方各执一词为了什么,程五老爷心知肚明。
他没有理会程知述,而是看程卿。
脸色蜡黄,身体单薄,很不起眼的一个小郎。
程卿上前行礼,柳氏也带着女儿们上前行礼,程五老爷颔首:
“你在外地长大,这还是你第一次回南仪县,不过你的名字既已写上族谱,你自是南仪程氏子弟。程卿,你现在回答我,你搞出这一番动静,可是只求你父亲棺柩能葬入祖坟?你的要求若如此简单,我立刻就能同意。”
Copyright © 202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4031041号-2